天氣回暖,正是踏青好時節,有時不免會被野地里生長的野菜野菌吸引,以致誤食有毒野菜野菌中毒的事件時有發生。專家提醒:踏青時,野菜野菌可不能亂吃。 易混淆的毒野菜 馬齒莧、蕨菜、香椿、馬蘭頭等,都是春日常見的野菜。但很多毒野菜也混跡其中,難以辨認。毒芹與水芹、黃花草與馬蘭頭、曲菜娘子與曲曲菜(苣荬菜)就極易混淆。 網傳方法不可甄別毒蘑菇 銀鐲可辨毒蘑菇?網傳菌類和銀器一起煮,銀器發黑則有毒,不變則無毒。這種說法并無科學依據,菌類毒素無法與銀器等發生指示性化學反應,銀器也不會起到吸收毒素的作用。 鮮艷的蘑菇有毒、顏色樸素的無毒?色彩鮮艷的蘑菇往往具有毒性,顏色樸素的蘑菇不一定無毒,比如長得白白凈凈的鱗柄白毒鵝膏就屬于劇毒蘑菇。 表面生蟲蟻的蘑菇無毒?有網友認為蟲蟻能吃的蘑菇無毒,人也可以食用。其實不然,比如對人有毒的豹斑鵝膏,蛞蝓(鼻涕蟲)食用該蘑菇不會中毒。 誤食毒野菜、毒蘑菇怎么辦 誤食毒野菜、毒蘑菇輕則引起頭暈、嘔吐、腹瀉,嚴重的會損害心臟、肝腎、神經系統等,甚至致死。當發生此類食物中毒時,應立即催吐并及時就醫,盡量攜帶誤食的毒菜毒菌樣本,便于醫生分析病情與對癥治療。 消費提示: 選購野菜要來源可靠。應在正規地方選購來源安全可靠的野菜,選擇傳統的、本地種植的、具有多年食用歷史的野菜,慎重購買新出現或很少見的野菜。 不宜多食用野菜。多數野菜富含草酸,多食易導致腎損傷,且食用野菜重在嘗鮮,難以滿足人體所有的營養需求,應注重食物的多樣性和膳食平衡。 特殊人群不吃或少吃野菜。嬰幼兒、孕婦、消化系統存在疾病以及對野菜過敏的人群應該少吃或不吃野菜。 |
GMT+8, 2023-4-14 03:53